上个月,
重庆8名小学生溺水身亡的新闻
犹在耳边......
7月12日
沈阳市5名少年下水野浴,3人溺亡的
悲剧又发生
真是令人痛心惋惜!
【事件回顾:7月12日,辽宁省沈阳市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树坨子村附近,5名少年一起下水野浴,2人安全上岸,3人溺水身亡。
据悉,年龄在11至15岁之间。中午,5人一同到家附近的一个废弃采砂坑野浴,其中2人上岸后发现另外3人不见踪影,随后报警。救援人员赶到后,分别于14时40分、14时45分、15时01分将3人打捞上岸,经过120确认,3人均已身亡。】
这样的悲剧让人震惊,也让人惋惜,溺水悲剧为何年年有?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多次强调,希望大家再次多次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灌输给孩子。一定要提醒孩子远离危险水域!
在享受假期的同时,千万不要忽视安全防护!
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安全攻略,包含用电、用火、饮食、交通、游泳、上网等方面,孩子暑期安全“大考” ,不可忽视!
下面这个视频就涵盖了暑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:
一、用电安全
二、用火安全
2. 家长不在家时,不使用煤气、液化气灶具等。3. 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,最好做到不放或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。
三、饮食安全
2. 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,要看清商标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,“三无”食品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。3. 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,不吃腐烂、变质的瓜果。严禁吸烟、喝酒。4. 不暴饮暴食,防止消化不良。
四、交通安全
2. 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、人行天桥等,不得随意横穿。3. 不得在马路中央骑自行车。4. 遵守公共秩序,排队等车,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,上下车时不拥挤。5. 文明乘车,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。
五、游泳安全
6.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今年郑州城区河道新增了6处危险水域,共计48处:
金水河(27处):
其中拦水堰:南四环(南四环北650米处)、713所(南四环北1520米处、南四环北1650米处)、玉泉山庄(南四环北2570米处、南四环北3450米处)、郑密路(南四环北4120米处)、长江路、航海路(南四环北7630米处)、郑密路黄岗寺南侧生态水分水口及附近水域(以上区域水深2米左右)。
熊耳河(17处):
新圃西街水源入口处、东豆腐砦桥南东西支交汇处、东豆腐砦一号坝前后、民乐里桥南100米二号坝前后、南关街东100米三号坝前后、紫荆山路东桥头、城东路桥东150米四号坝前后、城东路桥东西两侧、城东路桥东100米五号坝前后、货栈街桥东200米六号坝前后、东明路桥东、东明路桥东300米七号坝前后、凤台路东300米八号坝前后、建业路桥东北、建业路东北200米九号坝前后、福元路桥北侧、中州大道西200米十号坝前后(以上区域水深达1.2米以上,坝前超过2米)。
东风渠(4处):
橡胶坝:国基路坝前、水厂坝前、经三路坝前、中州大道坝前(以上区域水深达1.7米以上,坝前超过2米)。
六、上网安全
出现下列安全事件,怎么办?
一、中暑了,怎么办?
三是重度中暑: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。此前常有头痛、麻木与刺痛、眩晕、烦躁或精神错乱、肢体抽搐等,皮肤灼热而绯红,体温常在40℃以上。这个时候,请迅速撤离高温环境,并及时前往医院救治。
二、溺水了,怎么办?
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:
1.迅速救上岸
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,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,使其面部露出水面,然后将其拖上岸。2.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,撬开其牙齿,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。3.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,顶住溺水者的腹部,让溺水者头朝下,拍背。4.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,迅速进行人工呼吸,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。5.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,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。条件不足的,用手按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。6.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,要尽早脱下,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,产生低温伤害。
三、打雷了,怎么办?
雷雨天在室内做好哪些预防措施?
1.关好门窗,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。2.不要看电视、上网,应拔掉电话线、电视天线以及音响、空调机等一切可能将雷击引入室内的电源插头。3.打雷时,不要靠在墙壁边、门窗边、阳台,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,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,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。4.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,如暖气管道、自来水管、钢柱等,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蹿入人体。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,对从电线、电话线、金属管线等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。5.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。6.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,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。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,有电磁屏蔽,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。
7.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。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。及时关掉煤气,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。
四、面对蚊虫和病毒,怎么办?
夏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,由于蚊虫过多也增加了传染渠道。从手足口、诺如到寨卡……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。不过,每种传染病都有它的特点和传播途径,掌握好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!